Prodr. 491. 1810.
寄生草本,全株无毛。茎黄色,直径约1mm。聚伞花序常数个簇生成球状,长0.5-1cm,具少数至多数花;花序梗甚短,长约4mm或不明显;苞片及小苞片均为鳞片状;花梗长1-2.5mm;花萼杯状,与花冠筒等长,裂片(3-)5,长圆形或近圆形,常不等大,长1-2mm,先端圆;花冠白色或乳白色,杯状,长约2mm,花冠筒内面基部的鳞片长及花冠筒的1/2,2深裂,檐部有裂片(4-)5,裂片开花时直立,卵形或长圆形,长约1.2mm,先端钝;雄蕊(4-)5,着生于花冠裂片之间的凹缺处,长约1mm;子房扁球形,花柱2,分离,等长或不等长,长约0.8-1mm,柱头球形。蒴果下半部被宿存花冠所包围,扁球形,直径3-4mm,成熟时不规则开裂。种子4,淡棕色,卵球形,长约1.5mm,表面粗糙。花期:4-10月。果期:4-10月。
产地:大鹏(王国栋等 7949)、仙湖植物园、爱国路(李沛琼 3739)、罗芳路(张寿洲 10193)。寄生于灌木或草本植物的茎上,生于路旁、林缘或灌丛中,海拔50-200m。
分布: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甘肃、新疆、青海、宁夏、陕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湖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和广西。亚洲、欧洲和澳大利亚。
用途:种子药用,功效与菟丝子相同。